雄安改革身边事⑥|“一会三函”让审批“瘦身”项目提速
工作在雄安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,孩子在“三校”上学,家住附近的小区已经是不少疏解人员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中交·启园项目是雄安新区启动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之一,紧邻“三校”和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,2023年12月竣工验收,目前已经是疏解人群“十五分钟生活圈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回想建设之初,“从拿地到开工建设,新区审批制度改革帮我们节省了至少一个半月的时间。”中交雄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部经理曹伟华介绍。
2019年,河北省政府印发《关于河北雄安新区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》,在雄安新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,全面实施建设项目“一会三函”审批制度。
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投资项目审批组副组长马志超介绍,“一会”即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,“三函”即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、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和施工意见登记函。取得“一会三函”后,项目可即时开工,建设项目从前期立项到开工建设的审批环节由30多项精简为4个主要环节。目前这项改革已有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383个,完成投资超7614亿元。
建设高峰期的雄安新区,曾有近300个工地同时施工建设,不仅数量多,而且体量大。拿地到开工,为项目“抢”时间的不止“一会三函”。
“举个例子,过去在开工之前企业需要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,并且报告通常还需要反复修改。”曹伟华告诉记者,“雄安由企业提交报告转变为政府进行区域评估,为中交未来科创城项目开工提速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。”
马志超介绍,新区在启动区、容东片区、容西片区、起步区、寨里组团、雄东片区和昝岗组团共7个区域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,根据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文件,评估成果可依申请供建设单位使用。对于符合区域准入条件,且在正面清单内的工程建设项目,无需再单独开展环境影响评价。
“环评”改革只是其中一项,在“一会三函”基础上,新区开展“多评合一、多审合一、多证合一、多测合一”改革。通过开展压覆矿产、地质灾害、气候可行性、文物保护等区域评估,对符合报告要求的项目不再进行单独评价,实行告知承诺制。
“中交未来科创城项目位于昝岗片区中心区域,占地面积881亩,如此大体量的项目,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。”曹伟华说道。
未来,雄安新区将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进实施“一枚印章管到底”行政审批改革,不断优化审批流程,提高办事效率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